绿豆病毒病发病后,病株初期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斑点,随后深绿色部分逐渐出现疣状,叶片变形,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点。豆子,或来自嫩枝。开始死亡。绿豆病毒病可采用宁南霉素、阿特林、香菇多糖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加入吡虫啉配成溶液喷施。连续喷洒2-3次即可见效。
:
四季豆病毒病症状
绿豆病毒病发病后,病株初期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斑点,随后深绿色部分逐渐出现疣状,叶片变形,呈黄绿色豆子上会出现斑点。或者从幼芽开始坏死。
:
四季豆病毒病危害
绿豆病毒病是绿豆的重要病害,特别是夏季露天栽培的蔓生绿豆。有时病株率达8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种子被毁。病严重的植株生长缓慢、株高矮小、花少、结荚少。
:
四季豆病毒病原因
一般来说,由携带病毒的绿豆种子长成的幼苗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病。病毒可以在野外以多种方式传播。该毒素可通过机械接种、通过蚜虫非持久性传播或通过种子和花粉传播。
:
四季豆病毒病用什么药
绿豆病毒病可采用宁南霉素、阿特林、香菇多糖等药剂喷洒叶面,加入吡虫啉或噻虫嗪配成溶液,连续喷洒2-3次,效果良好。
:
治疗四季豆病毒病特效药
治疗绿豆病毒病,可用素精加金贝,加水调成溶液。每3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两次。根据疫情控制情况,间隔5天左右再试一次。巩固用药一次即有效。
:
四季豆病毒病防治方法
1、播种绿豆前,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集中焚烧或堆肥;深翻地面,清除残茬,促进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
2、选择排水方便的田地,开设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雨后应立即清理沟渠系统,防止积水,减少发病机会。
3、施腐熟的有机肥、无菌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有利于减少病害。
4、及时喷洒杀虫、杀菌药物,防治蚜虫、灰虱等害虫,防止病原菌、病毒进入害虫造成的伤口,危害植物。
5、高温、干旱时应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减少蚜虫、灰虱的危害和病毒传播。严禁连续淹水和大量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