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前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用水洗30分钟,或将充分干燥的种子放入70培养箱中处理72小时。及时防治蚜虫;定植前喷10%混合脂肪酸水溶液或0.5%抗毒剂1号水溶液200倍液,减少病毒危害。常用药剂有:病毒VC、植物病原体、抗病毒1号等。番茄病毒病种类较多,表现各异。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判断和识别,现将番茄病毒病的田间表现整理如下:

1.花叶型

叶片呈黄绿色,或有深浅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稍皱缩。患病植株比健康植株稍短。

2.蕨叶型

植株不同程度矮化,从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形,中下部稍向上卷起,花冠拉长增大,形成巨花。

3.条斑型

它可以发生在叶、茎和果实上。病变的形状根据发生的位置而变化。叶片上有黑褐色病斑或云纹;茎和藤蔓上有深棕色斑点。变色的部分仅在表面组织上,并没有深入到茎和果实中。

此类症状常由烟草花叶病毒病或其他一种或两种病毒复合感染引起,在高温、强光下易发生。

4.巨芽型

从顶部和叶腋长出的芽分枝较多或叶呈线形且颜色浅,导致芽增大、变形。许多病株不能结果,或结圆锥形、尖形、坚硬的小果实。

5.卷叶型

叶脉间黄色,叶缘稍向上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畸形。整个植物萎缩,有时成簇萎缩,早期感染的植物往往无法开花和结果。

6.黄顶型

病株顶部叶片褪绿或黄花,叶片变小,叶片皱缩,中部稍突出,边缘常向下或向上卷曲。病株矮化,有不定枝簇。

番茄病毒病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

(二)与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3年以上。

(3)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提早播种,使其成熟期进入高温季节,少受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4)种子消毒。

播种前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用水洗30分钟,或将充分干燥的种子放入70培养箱中处理72小时。

(5)化学防治。

及时防治蚜虫;定植前喷10%混合脂肪酸水溶液或0.5%抗毒剂1号水溶液200倍液,减少病毒危害。常用药剂有:病毒VC、植物病原体、抗病毒1号等。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病毒病原体快速复制并抑制作物生长,造成花叶、黄叶、畸形、蕨叶、植株矮化等病毒病危害。

番茄病毒病症状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口器刺吸式害虫,如蚜虫、粉虱、叶蝉等。也有少数病例是由于生产操作不规范,如工具接触到病株而引起的。修剪、修剪时未清理,或伤口过大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市面上比较有效的三种抗病毒药物:——香菇多糖、氨基寡糖和吗啉氢。希望对您生产中预防病毒性疾病有所帮助。

1.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是一种多糖预防性病毒灭活剂。它是一种从微生物中提取的低毒农药。其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计数和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病毒增殖;

指示:

喷雾:从发病初期开始向叶面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2-4次。

一般每亩地用0.5%水剂150250毫升或1%水剂80120毫升,兑水3060公斤,均匀喷雾。

对于植株较小的瓜类蔬菜选择低剂量,对于植株较大的瓜类蔬菜选择高剂量。病情严重地区,应适当增加用药剂量和次数。

2.盐酸吗啉:

吗啉盐酸盐是一种吗啉广谱低毒病毒防治剂,对植物病毒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药液可通过水孔和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从而灭活病毒,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达到控制病毒的目的。

指示:

瓜类、茄科蔬菜病毒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0天一次,与其他类农药交替喷施,连续喷药3-4次。

每亩用20%可湿性粉剂200-300克,20%悬浮剂200-300毫升,或5%可溶性粉剂800-1000克,兑水45-60公斤,均匀喷雾。

3.氨基低聚糖:

氨基寡糖是从海洋生物的壳中提取的多糖天然产物。它们是通过酶水解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的低毒杀菌剂。

指示:

果树病毒样病害:发病初期,用2%氨基低聚糖水溶液100-150倍液均匀喷雾全株,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雾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