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前用多菌灵溶液浸泡多肉植物,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细菌感染;雨季、入夏前和换季是介壳虫和真菌病害的高发期,因此提前喷1次吡虫啉、多菌灵进行预防和保护,可避免病虫害暴发,减少夏季病虫害的发生。损失。

多肉植物常用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以杀虫和杀菌剂为主:

农药:

多肉植物的主要害虫是介壳虫。偶尔可见红蜘蛛、蚜虫、蜗牛、蛆虫、黑蝇等。因此,除了配制一些防治介壳虫的农药外,如:介壳虫剂、噻虫嗪、吡虫啉等。

还需要配制一些针对红蜘蛛的杀螨杀虫剂,如阿维菌素、哒螨灵、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无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螨剂,建议您不要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杀灭效果不佳。

杀菌剂:

多肉植物在盆中生根并感染白粉病、煤烟病、锈病等真菌病害时需要使用杀菌剂。杀菌剂分为表面杀菌剂和内吸杀菌剂。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但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一般采用百菌清、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进行表面消毒。

它们能停留在叶子表面,抵抗雨水的侵蚀。它们对多肉植物有保护作用,但对深入植物内部的病害作用不大。

例如,多肉植物感染黑腐病、烟灰病就需要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恶灵等。

关于多肉植物用药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对症使用,是多肉植物医学的基本原则。

如果家里种植大量多肉植物,可以准备一些常用的化学品以备不时之需,比如杀虫剂:鳞必治、吡虫啉;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上盆前用多菌灵溶液浸泡多肉植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细菌感染。

雨季、入夏前及换季时最易发生介壳虫、真菌病害。可提前喷洒一次吡虫啉、多菌灵进行防治,可避免病虫害暴发,减少夏季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