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镊子、牙签、大头针等清除肉眼可见的虫子,并及时喷洒针对介壳虫的杀虫剂,如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也可以剪掉根茎以上的枝条,然后喷洒农药。另外,在用药的同时使用有机硅渗透剂,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虫体表面蜡层、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如果盆栽向日葵开始长出白虫,那么今年盆栽向日葵注定表现不佳,因为这些白虫是多肉植物常见的病虫害,极难彻底消灭。 —— 介壳虫。
:
蚧壳虫对太阳花的影响
介壳虫是“园林三大害虫”之一。除常见于多肉植物外,还常为害柑橘、桃树、苹果树等果树以及其他园林观赏苗木。由于介壳虫表面覆盖有蜡质层,短时间内可繁殖多代,很难彻底治愈。
它的主要危害是吸食植物的汁液,其排泄物还可引起煤烟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植物的叶、芽变形,生长无力,开花植物的花朵瘦弱、畸形。
介壳虫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其卵的孵化高峰期是在立夏前后的5、6月左右。建议重点预防。疾病发作后的治疗通常很容易重复。
:
如何减少太阳花爆发蚧壳虫的几率
春季种植向日葵时,可在花土中混入小白药、呋虫胺等内吸性杀虫剂。操作简单,效果持久。对于防治介壳虫、蚂蚁、小黑蝇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盆栽向日葵不宜太密,因为其分枝能力较强。预留一定的生长空间,防止旺盛生长期枝条过密,造成通风不良。
幼苗成功成活后,可在入夏前提前喷洒氯磷、吡虫啉、鳞片等进行防治。当虫害已经出现时,抑制虫卵比施用农药更有效。
向日葵是喜阳光的植物。阳光越多,它们徒长的可能性就越小,开花质量就越高。
日常护理时除了保持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外,不宜经常在树枝上喷水,因为树枝上长满了绒毛,长期接触水很容易滋生虫卵。
向日葵入盆爆花后,可适当修剪或间苗,避免枝条过于拥挤,通风不良。如果花期过后不愿意采种,可以及时修剪残花,适当缩短枝条,以促进分枝和再次开花。
:
已经长了蚧壳虫的太阳花怎么处理
用镊子、牙签、大头针等清除肉眼可见的虫子,并及时对介壳虫喷洒杀虫剂,如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
对于虫害比较密集的地区,也可以剪掉根茎以上的枝条,然后喷洒农药。另外,在用药的同时使用有机硅渗透剂,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虫体表面蜡层、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
施药时可选择晴天中午。充足的光线也有利于软化蜡层。介壳虫容易复发,很难一次性杀死。初次治疗后,需要每5-7天重复治疗1-2次,以防止复发。
当发生介壳虫时,盆土中也可携带虫卵。如果觉得杀虫太麻烦,打算拔掉植物,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土壤,而且花盆一定要烫过并在阳光下暴晒后才能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