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一般适宜在3月至5月种植。种大蒜首先要备土,土要“匀、松、碎、净”。育苗时要选择坚硬、种子坚韧、白色的蒜瓣进行种植。定植时,可以覆盖一层薄膜,以控制温度。 18-19度有利于蒜苗生长。种植前,除去蒜瓣和种子的外皮,然后将其种植在浇水良好的土壤中。

大蒜生长习性

1.温度:喜凉爽,适宜温度-5-26。大蒜幼苗在4-5叶期耐寒能力最强,是最适宜越冬的幼苗。

2、光照:已完成春季开花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和较高的温度下,开始分化为花芽和鳞芽。在日照短、凉爽的环境下,只适宜茎叶生长。

3、水分:喜湿润,怕干旱

4、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强的肥沃壤土较为适宜。

5、施肥:定植前施基肥,保证底肥充足。最好的基肥是有机肥。

大蒜种植时间与季节

一般适宜3-5月种植。

大蒜种植方法及步骤

整地

耕深一般在20cm左右。需仔细犁耕,平整牢固,无明显肿块、杂物,做到“匀、松、碎、净”。边界的长度根据水源地确定。边框长80-100m,宽4.2-4.4m;也可以长40-50m,宽4.2-4.4m。

播种

播种大蒜要适时。定植时间为白露末、秋分初(九月底十月初),气温17左右。播种前将蒜瓣干燥1至2天。一般行距20厘米,株距16-17厘米,每667平方米2万株左右。方法是用耙子或开沟器开沟,深度约5厘米。种植后,在大蒜上覆盖约1厘米的土壤。种植时记得浇水。

育苗

一般南方地区蒜苗在9月中旬定植。育苗时要选择健壮、洁白、坚硬的蒜瓣进行种植。播种前,去掉蒜瓣和种子外皮,然后播种并浇透水。土中深度约34厘米,间距约510厘米。保持土壤湿润,一周左右就会发芽。

注意每颗蒜瓣的背面要朝向同一方向,这样发芽后叶子才会向同一方向生长。一般苗高5厘米时,可施一次薄层腐熟有机肥(农家肥),以氮肥为主。

田间管理

1、生长期间,茎叶一般应待盆土表面稍干后再浇水,以免积水而引起腐烂。如果要采收蒜芽、蒜头,应从抽苔开始就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再控制浇水。

2、一般每次采叶时必须追施腐熟的有机肥(如农家肥、人畜粪便)。当茎和叶不再适合食用时,可以将其拔出。如果想要收获蒜苗、蒜头,还需要继续正常管理。每12周追施腐熟的有机肥,并注意增施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防治:大蒜害虫主要有葱蝇、种蝇、韭蛆等根部害虫。但近年来,潜叶蝇、蓟马、螨虫等害虫造成的危害逐年增加。对于根部害虫,可在谷雨节前后和腐烂期(田间散发酸臭味,引来蛆虫、苍蝇产卵)防治根部病害。根际喷天大氟氯氰菊酯2000倍液+氟氯氰菊酯5000倍液。使用96%天大Hymexin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其他害虫发生时,喷2%天达阿维液3000倍液防治。

2、病害防治:以前大蒜病害很少发生,但近10年来,由于连年重复种植,大蒜病害逐年加重,病害种类较多。叶枯病、茎腐病、紫斑病、灰霉病、锈病、病毒病、菌核病、软腐病、白腐病等多发生。对于病害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3、实行轮作:坚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害发生。

4、深耕、干燥:减少土壤中残留病原菌数量;多施有机肥、钾肥、微肥,提高大蒜营养水平,促壮苗;持续喷施“天达-2116”,可提高大蒜植株的光合效率,增强植株对恶劣环境和病害的抵抗力以及大蒜自身对各种病害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5、及时用药:注意观察,发现少量病株时,立即喷药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紫斑病、白腐病等病害可用50%异丙烷液1000倍液,或50%农力灵液1000倍液,或50%速克灵液1000倍液喷施防治。预防和治疗。

成熟期后采收

蒜叶在植株高约20厘米时即可采收。一般来说,较小的植物会继续生长,较大的植物会被拔掉。您也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用刀将植物剪掉并留下。距地面约3至5厘米的部分,待切口干燥后即可正常处理。采收大蒜时,待大部分植株叶片自然干枯、假茎变软后,将大蒜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便于储藏。

大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好的品种非常重要。选择外皮略紫红色、皮薄、蒜头肥大、品质好的品种。这样生长后期生长健壮,抗寒力强,出苗率高,适宜秋季定植。

2、大蒜必须适时种植。播种过早,发芽率低;栽得太晚,生长期短,苗子太小。冬天会被冻住,大蒜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3、整地施肥。大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大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种植,但以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佳选择。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大蒜生长良好,根系发达,返青早,蒜头大。而且辣味很浓。因此,种植大蒜前准备土壤非常重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大蒜生长期不宜追肥,种植大蒜前一定要施足肥。

4.种植覆盖膜。定植时可以覆盖一层薄膜,将温度控制在18-19度,这样可以更好地让蒜苗生长,提高出苗率。覆膜时,膜会平铺在边面上,无皱纹。地膜下方无间隙,使地膜紧贴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