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北方地区一般春种秋收,南方地区一般可种两季。种植马铃薯时,必须选择相对肥沃的土壤和抗病毒的马铃薯种子。出苗后及时查苗,及时补苗,适当施肥,清除病虫害。一般7月中旬即可采收。
:
马铃薯生长习性
温度:马铃薯喜欢凉爽的温度,是一种喜低温的作物。块茎生长适宜温度为16~18。当当地气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超过39时生长停止。
光照:发芽期: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短而粗壮,是保证植株生长旺盛、高产的前提。日照短会抑制芽的伸长,妨碍其长成瘦高弱苗。它们可以在休眠期间放置。将种薯置于短日照条件下,可加速发芽,促进形成短而粗的芽。
水分:马铃薯发芽需要的水很少。基本上种薯块中的水分足以维持豆芽的生长。此阶段土壤不宜过湿,以免土壤透气性差,种薯块缺氧,气孔张开,感染病菌而烂薯。但也不宜太干,以免土壤吸收种薯块中的水分,阻碍芽苗的生长。此阶段土壤湿度可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
土壤:对土壤质地、土壤透气性要求较高。目前沙壤土比较适合马铃薯生长。
施肥:马铃薯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则。由于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施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在开花期的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这也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成熟分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有机肥和无机肥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马铃薯种植时间与季节
1.甘肃、青海等东北、西北地区
一般春季(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收获。通常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马铃薯,称为北方和西北单季种植区。
2、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区
一年种植两季土豆。其中,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春薯于2、3月播种,6至7月收获;秋薯8月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春马铃薯在江苏、浙江等中南部省份于1月至2月播种,5月收获。 - 六月收获;九月播种,十二月收获。这些地区被称为中原和中南两季作物区。
3、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区
在秋季水稻收割后的间隙种植一季土豆。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播种,次年2月至3月收获。由于大部分生长季节是在冬季,这些地区通常被称为南方冬季生长区。
马铃薯种植方法及步骤
:
整地
尽量选择土壤比较肥沃、土质疏松的土地。沙地最适合种植马铃薯。其次,整地时,挖得尽可能深,把土弄细,然后施基肥。种植马铃薯的土地必须深耕细耕,细耕土壤,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播种
种薯必须无病害、损伤和裂纹。特别是用整颗土豆和六钱一两左右的小土豆块最好。使用大块土豆播种时,需要将其切成块。切土豆通常在室内进行。所有刀、板等用具均应严格消毒。切刀应该快速、薄且绝对干净。一般准备两把刀。一种用75%酒精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使用切薯刀切病薯时,应立即换刀,及时剔除病薯。切土豆时,垂直切,保证每块土豆有2个以上的芽。播种采用双垄高垄法。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的特点,一般采用3英尺播种宽度,即大行距1.8英尺,小行距1.2英尺。巢距6英寸,每亩播种6600巢;
或播种宽2.8尺,大行距1.8尺,小行距1尺,每亩7100窝。播种要深、直、均匀。即深耕、深播种、深覆土、播种深度约7.5英寸。播种宜在晴天或阴天进行,不宜在雨天或大雨后立即播种。套种土地为6英尺(用于1200米以下的地方)或5.5英尺(用于1200米以上的地方)。从1 月下旬到2 月上旬至中旬,在3 英尺处种植2 排春马铃薯。两行之间的距离为1 英尺。然后用土覆盖两行,形成土坎。
育苗
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及时补苗,保证饱满苗。播种时,应将多余的块茎密植于田间,以补苗。补苗时,如坑内有病、烂薯,必须将病薯及周围土壤挖出后再补苗。土壤干燥时,必须挖穴浇水,并施少量肥料,以减少幼苗缓慢生长的时间,尽快恢复生长。
田间管理
1.通风。近几天气温逐渐升高。棚内土豆要注意通风换气。每天上午8点至10点棚内温度达到18以上时,应打开通风口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地膜覆盖的土豆已经开始出苗了。出苗期间,每天上午9点前应巡查全田。出土后及时破膜,防止烤苗。
2、注意补充水分。播种时若水分不足,要注意观察膜下土壤湿度。如果湿度不足,表土干燥,幼苗可能还未出土就被烧毁。建议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出苗。
3、苗期分组前浇水、追肥马铃薯茎叶的生长,但叶子膨胀很快。树成树后,进入生毛阶段,茎叶生长急剧增加,侧枝开始形成。为了满足生长期对养分和水分的大量需求,成组前应进行浇水和追肥。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常见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赤霉病、癌肿等。晚疫病应尽早用波尔多液或木霉防治。防治青枯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和小整薯种子。主要害虫有瓢虫、蚕、蚜虫、虱子、蟋蟀等,可通过药物或人工灭杀防治。
成熟期后采收
当植株停止生长,茎叶大部分变黄时,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干物质含量最高。食用块茎的最佳采收期提前5-7天,减少高温的不利影响,提高后期种子品质。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种植时间
由于南北种植时间差异较大,南方可在冬季种植。北方地区可于春季播种。
2、选择优良品种
不要选择变质的马铃薯种子,而要选择抗病、脱毒的马铃薯种子。
3. 发芽
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将马铃薯放在室内,堆高30-60厘米,盖纸。温度控制在18-20度。每3 至5 天翻转一次堆垛,上下翻转。约12天后,剥去纸,将土豆放在光照下,使土豆芽变绿。当土豆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切成片了。
4.切块
播种前1至2天进行切割。切块的时候不要横切,否则一端就没有土豆芽了。将土豆纵向切成两块。土豆可以切成4块。用酒精对种薯进行消毒。再通风1-2天,备用。
5. 播种
挖沟,深15厘米,行距70厘米。先在沟底施化肥,再在肥料上面施农家肥,然后将冷却后的马铃薯种子按株距30厘米放置,最后封沟。
6、田间管理
1、合理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25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马铃薯专用肥70-80公斤。
2、马铃薯生长适宜水分为80%。马铃薯花芽期适宜的含水量为70-80%。马铃薯形成期适宜的含水量为80-85%。如果发生干旱,要适当浇水。
3、除害虫
马铃薯播种前,将辛硫磷按1:1500-2000的比例添加到细土中。然后在播种沟内撒入适当比例的辛硫磷。可杀灭幼虫、地老虎等害虫。如果马铃薯苗上有蚜虫等害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加水配成1000-1200倍液,喷在叶面。
7、除草、培土
马铃薯芽萌发后,长到56片叶时,松土、除草,在根部建土。
8. 收获
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一般是七月中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