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病的症状分为三种类型,即花叶型、坏死型和卷叶型。花叶型叶子通常呈现黄绿色或深绿色和浅绿色的花叶或斑驳的叶子。有时叶脉半透明,叶子皱缩,植株矮小。马铃薯病毒病可以通过使用Preco、锰胺和锰腈等药剂来治愈。根据当地抗药性程度,选择1-2种药剂混合,碧湖2g/桶+二氢钾+硅胶,喷3次,间隔5-7天效果更佳。

土豆病毒病症状

马铃薯病毒病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X病毒病、Y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其症状表现有多种,常见的可分为三类。

1、花叶型:叶片呈花叶状或呈黄绿或深绿、浅绿斑驳。有时叶脉半透明,叶子皱缩,植株矮小。

2、坏死型:病株叶、叶脉、叶柄、茎上可出现棕色坏死斑块或条纹。严重时整片叶子枯死,植株过早死亡。

3、卷叶型:病叶边缘向上卷起,叶片颜色浅。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被卷成管状。叶子又厚又脆,容易折断。病株也矮化,茎横断面有黑斑。

土豆病毒病危害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普遍发生。疾病因地区、管理和气候条件而异。一般损失较轻,但个别地区或特殊年份损失较严重,对马铃薯生产影响较大。该疾病还可以感染多种其他作物。

引起的土豆病毒病原因

马铃薯病毒病可通过蚜虫和汁液之间的摩擦传播。田间管理条件较差时,易发生大面积蚜虫病害。另外,25以上的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播病毒的蚜虫的繁殖、迁徙或病害传播,有利于病害的蔓延,加重危害程度。品种的抗病性和栽培措施都会影响病害的程度。

土豆病毒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马铃薯病毒病可以治愈。马铃薯病毒病用普雷考克斯、草酸锰、甲霜灵锰、苯醚甲醚、氟吗啉、唑菌胺酯、锰锌等,根据当地抗性水平选1种。 -两种药物配合碧湖2g/桶+二氢钾+有机硅,间隔5-7天喷3次,效果更佳。

治疗土豆病毒病特效药

马铃薯病毒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鲁、克芬氰、90%三乙基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三乙基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使用700-800铜甲可湿性粉剂1倍液、72.2%普里克水溶液800倍液、波尔多液1:1:2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土豆病毒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毒病引起的种薯退化严重、产量大幅下降,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防治该病应以抗病育种为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无病种子保存基地,因此品种基地应建立在阴凉地区,培育无病毒或非退化品种。

2.使用无毒种薯。各地建立无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原有种植田应位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应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淘汰病害马铃薯,推广脱毒茎尖组织。生产田应种薯也可通过二茬或夏播获得。

3、在第一季种植区进行夏播,让块茎在凉爽季节形成,增强抗病毒能力;二季种植区春季采用早熟品种,覆膜栽培,早播早收,秋季可实现晚播早收。减少发生率。

4、完善栽培措施。这包括使种植田远离茄科蔬菜田;尽快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耕作,适时耕耘,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注意耕地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