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如何修剪?芦笋的株形以叶状分枝稀疏、交错为宜。但栽培3至4年后,当高大的藤枝被拔出并结果时,就不再适合室内观赏,必须进行修剪。
人们通常称芦笋为室内观叶花卉,这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芦笋的叶子在主茎节上呈三角形白色倒刺,细长的叶状枝条呈网状鳞片状。大多簇生,节长,呈绿色,是观赏的主要主体,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只有培育叶状枝条,才能充分发挥芦笋的观赏效果。此时,修剪就非常重要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芦笋修剪的方法:
1.芦笋缺叶状枝的修剪
当主枝上的小叶状枝生长位置不理想或因故缺失时,可在主枝适当位置进行短截,迫使隐芽萌发。一般修剪的高度是叶状枝条萌发的高度。枝条上倒刺的位置,就是叶状枝条(又称云枝)萌发的位置。枝条粗细越大,隐芽萌发率越高。短剪后710天即可萌发叶状枝条。
2、芦笋全株的更新和修剪
如果全株的叶状枝条因强烈日光灼伤或盆土太干、缺乏肥料或某种不明原因而生长不良,全株可再生。更新和修剪时,可以单独或完全剪掉多叶枝,但要注意枝条上有倒刺的部分,因为它们决定了剩余枝条的分布是否均匀。在生长季节进行修剪通常会使新枝更容易发芽,但特别细的枝条不太可能发芽。
生长过密的灌木丛应间苗并适当修剪,使主枝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修剪后要适当减少浇水量,盆土不能太湿,否则修剪会失败。
3.芦笋藤枝的修剪
藤蔓刚生时一般很细,但以后会长得很长。如果不想保留种子,又想让植株好看,可以一次性把根全部剪掉;如果你想增加多叶枝的数量或填补一定的空白,可以在某些部分剪短。
当然,修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肥等的综合管理,以上就是关于芦笋如何修剪的介绍。